常見問題

公司登記相關

  • 開公司還是開行號,該如何選擇?

    開公司、成立公司、設立公司之公司登記乃是依據公司法。公司法第6條規定,公司非在中央主管機關登記後,不得成立。 因此依據公司法而在中央主管機關登記的,就是公司登記。
  • 開公司、成立公司、公司登記的法源基礎為何?

    商業登記是依據商業登記法。商業登記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商業,謂以營利為目的,以獨資或合夥方式經營之事業。 所以除了依據公司法所登記的公司以外,其他以營利為目的,以獨資或合夥方式經營之事業,在主管機關登記的,都是商業登記。
  • 公司登記與商業登記有何差別?

    公司登記:依公司法第1 條及第6條分別規定:「本法所稱之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本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人」、「公司非在中央主管機關登記後,不得成立」。

      所以,公司登記係屬中央主管機關職權,並依資本額多寡,由經濟部委辦北、高直轄市政府辦理資本額未達五億元之公司登記,但縣市政府並無辦理公司登記。而公司登記的本質係辦理公司法人之戶籍登記(如同自然人辦理戶籍登記)。

      商業登記:依商業登記法第3條及第8條分別規定:「本法所稱商業,指以營利為目的,以獨資或合夥方式經營之事業」、「商業登記之申請,由商業負責人向商業所在地之主管機關為之」。

      所以,商業登記係向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辦理獨資或合夥之商業登記,允屬地方政府之職權。
  • 廢止營利事業統一發證制度後之公司登記流程為何?

     公司組織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公司登記後,主管稽徵機關將依據公司登記機關電子傳輸之登記基本資料辦理營業登記。

      獨資、合夥之商業向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商業單位辦理商業登記後,主管稽徵機關將依據商業登記機關電子傳輸之登記基本資料辦理營業登記。
  • 開公司比較好,還是開行號比較好?

     開公司(公司登記)與開行號(商業登記)的選擇是創業者一開始就需要好好規劃的。一般來說創業者可由營業泛圍、營業規模、擴大經營與否及公信力等判別之。

      營業泛圍僅限於區域性的適合開行號(商業登記);營業泛圍及於全國的適合開公司(公司登記)。

      營業規模、營業額小的較適合開行號(商業登記);反之適合開公司(公司登記)。

      未來如有擴經營的打算者,較適合開公司(公司登記)。

      開公司(公司登記)的資本額需經會計師簽證驗資,所以公信力較強,也讓社會大眾有較具規模的感覺。

      上述為簡單粗略的判斷創業者仍可來電洽詢,並做最後的評估。
  • 該如何開公司、成立公司、公司登記?

    1.選擇可供公司登記、商業登記的公司登記地址。

    2.進行公司名稱預查。

    3.召開股東會討論成立公司之細節。

    4.存入資本額,請會計師做資本額簽證驗資。

    5.送工商登記之主管機關審查。

    6.取得公司登記核准函及登記表。

    7.至國稅局報到,購買發票。
  • 開公司時可以讓未成年小孩擔任股東進行公司登記嗎?

    很多爸媽在開公司時基於家族傳承等因素會希望讓未成年子女擔任股東,但又不清楚相關規定,今就此一問題說明如後:

    因為公司法並未規定股東的資格,所以原則上所有人都可以擔任股東。因此原則上未成年人是可以擔任公司的股東的。

    但是有下列例外情況:

    1。未成年人不得擔任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
    依公司法規定:未成年人不能擔任公司董事,而公司法又規定有限公司必須設置董事,而且董事必須是股東之一。 如此一來,當未成年人是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時,他必須同時兼任董事,就會違反公司法的規定。

    2。未成年人不得擔任股份有限公司之發起人。
    公司法規定:未成年人不可以擔任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發起人是指公司成立時的初始股東,也是這間公司設立的申請人。 在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中,不允許未成年人擔任發起人。 可是股份有限公司經過核准設立登記後,可以透過股份轉讓方式,這時未成年人就可以成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

    未成年人在不違前述例外情況時是可以擔任股東的,但是未成年人擔任股東時仍應檢具法定代理人之同意書。

    上述過程中因涉及公司法、商業登記法及其他相關法令,因此較為繁瑣、複雜,屬於較專業的業務,歡迎來電洽詢。